234 天
2021年,行业在标准质量体系建设、绿色矿山和绿色基地建设、机制砂石推广应用和科技创新、物流绿色化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砂石市场紧缺程度也有所缓解,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如何用一句话来概括2021年行业的发展情况?新年伊始,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对于记者的问题,他略作思忖,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砂石行业正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他表示,一个行业的发展其实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2020年,砂石行业步入了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轨道,找到了发展的方向;2021年,瞄准目标,整个行业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发展的步伐也逐渐加快。在新轨道上从起步到加速,这一年,砂石行业走得很稳,也很扎实。
量与质并驾齐驱
2018年,《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正式实施,砂石自此上升到国家九大矿业之一;2019年,国家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机制砂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2020年,国家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一直被忽视,甚至被“歧视”的砂石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中国砂石协会、全体砂石同仁,以及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砂石终于不再是“无名之辈”。2021年,无论是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还是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在国家及各部委发布的各大政策中,都能找到“砂石”的身影。
“政府重视、政策引导,有了轨道,砂石人也很快‘上道了’,并且在2021年实现了加速跑。”胡幼奕介绍说,2021年,行业在标准质量体系建设、绿色矿山和绿色基地建设、机制砂石推广应用和科技创新、物流绿色化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砂石市场紧缺程度也有所缓解,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在中国砂石协会的微信公众号中,打开每一篇文章,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由胡幼奕书写的“绿色发展”四个大字。绿色发展是近年来始终贯穿于砂石行业发展的重要理念。行业企业也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到“在保护中开采,在开采中保护”,并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在2021年1月自然资源部发布新一批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公告,浙江交投、平凉新世纪、重庆光成建材、滦平聚源矿业、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湖北武穴等中国砂石协会会员企业的矿山名列其中。2021年2月中国砂石协会启动2020年度中国砂石行业大型绿色砂石基地评选工作,15家企业榜上有名。
在科技创新方面,企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行业研究开发了众多新技术和新装备,多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荣誉,有些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精细爆破现场应用探索与研究等22个项目荣获2020年度中国砂石协会砂石科学技术奖;《建筑垃圾高效分选、再生骨料高品质提升的工艺、技术和装备研究与示范》和《机制砂石跨区域供需平衡及运输体系研究》通过课题验收;GEPI(绿色环保节能智能)制备高品质砂石关键技术及应用等一批项目通过中国砂石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鉴定;长江江苏段砂石码头管理系统、雄安新区建设项目土方(含表土)暨建筑垃圾管理系统等正式上线运行,部分地区已率先实现了砂石接单、刷卡、装车和支付功能,行业管理和运营信息化建设成效初显。
此外,2021年,砂石绿色运输也在更多区域落地实施。砂石行业的“公转铁”“公转水”不仅仅是运输结构的调整,还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及交通缓堵等社会效益。
“从手拉肩扛,到工业化,再到大型工业化,砂石行业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了从粗放到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华丽蜕变。”胡幼奕表示,总的来讲,从量上看,砂石行业新建、改建、扩建了大量生产线,保障了国家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砂石供应;从质上看,行业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砂石产业的量与质并驾齐驱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
洗牌一直在持续
2022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业界对砂石行业2022年的发展表示出极大的关注。有人预测,随着砂石产量的增加,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以及“双碳”目标的加持,行业将开始真正的洗牌。胡幼奕对这种说法并不赞同:“其实,砂石行业的洗牌一直在持续进行。”
胡幼奕向记者阐释了他对于“行业洗牌”的理解。砂石行业的洗牌,是在不断进行的,只不过每一个阶段洗的方式、洗的程度都不一样。
近年来,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关闭和淘汰了传统落后的不环保的砂石企业,从2013年的5.6万家,减少到2019年的1.3万多家,由于砂石紧缺,到2021年年底增加到1.7万多家。实际上,从以传统采砂为主,到机制砂石兴起,再到机制砂石大量应用,直到现在占比80%以上,砂石行业不断转型升级,逐步实现了绿色化、现代化,正在向智能化迈进。
行业的发展过程也是不断洗牌的过程。传统落后的企业退出了,新型现代化的企业兴起,企业规模由小型、中型到大型不断更替。看到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后,大型民企、国企、央企也开始不断进入,并将砂石作为主要产业发展,资金、规模、技术的优势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也迫使一些竞争力不强的企业陆续退出。行业的整体水平通过持续洗牌而不断优化,发展也更加绿色、低碳和高质量。
至于将来,什么样的企业将率先出局,胡幼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砂石产业是一个高科技的交叉学科,是开采、加工和运输体量巨大,涉及面相当广泛、因素非常多,跨领域、跨学科、长链条的产业。”他认为,砂石产业有“自身”特性的生态圈,这个生态圈影响着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砂石企业要从科技层面(技术创新)、哲学层面(量变到质变)、文化层面(区域性特点)、意识形态层面(政策支持)进行深入剖析,只有充分了解这个行业,掌握行业的发展规律,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随机应变,做出正确的选择,走正确的路,从而成为最终的胜出者。
“近年来砂石供应紧张,一些区域甚至出现‘一砂难求’的情况,价格也随着需求的增加而上涨。看到商机以后,大大小小的企业开始涉足砂石领域,新建改建和扩建进入了高潮期。”胡幼奕表示,目前多家央企投入巨额资金布局砂石骨料,局部地区政府过度释放采矿权,由于他们对砂石产业的特性、市场分析等了解不够深入,布局砂石产业存在一些问题,少数地区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苗头。
产能过剩,将带来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摊子铺得过大、技术跟不上、运营管理不得法、贷款多、不了解市场的企业,将来会遇到很大的生存问题;反过来,不盲目扩张、外债不多、注重产品质量、技术体系比较健全,了解产业特性及市场过滤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活下来,并且活得好。”
迎接黄金20年
2022年是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一年,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等契机,将成为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砂石骨料是建筑、道路、桥梁、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用量最大的材料。一个不起眼的砂石也在外部的需求与自身的自我加压下,创造了一个传奇的舞台。那么,这个传奇会延续多久?砂石的黄金期会持续多少年?
“砂石的黄金期是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息息相关的,据此我判断,砂石的黄金期至少还有20年。”胡幼奕解释说,世界上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均超过80%,而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只有60%左右,还有近20%的上升空间。有关报告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03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建设一个北京或上海,其建设体量非常可观,对于砂石行业来说,就意味着至少还有20年的稳定需求。
另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我国砂石行业未来的重要市场。“一带一路”,首先要有路和房子,基础设施健全了,才能进一步进行贸易及文化交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砂石资源、有市场,而我们有先进的理念、模式、技术和大规模砂石开采加工等运营的经验。从“砂石骨料1.0”到现在的“砂石骨料4.0+(融合发展)”,我国砂石行业发展模式从点、线到面,再到延伸产业链,呈阶梯式上升。这些先进的经验正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的,也是砂石行业“走出去”发展的切入点。
此外,砂石行业发展的黄金20年,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20年。“为了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作为一个体量庞大的行业,砂石行业也主动参与低碳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021年在湖州召开的全国砂石行业科技大会上,提出了砂石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八大措施和路径。
胡幼奕表示,跟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不同,砂石行业是物理加工行业,不是高排放、高污染行业。相对其他行业,砂石行业可以发挥自身独特的综合优势,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砂石力量。主要包括: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绿色布局;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强绿色低碳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应用;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采用高效、低碳、低污染、低能耗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使用风能、太阳能、势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尾矿、废石、石粉、泥土、建筑固废、废旧设备、耐磨件等资源等循环使用;加快砂石绿色工厂、绿色矿山、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的建设;对矿山进行“边开采、边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植树造林,增加碳汇能力等。
胡幼奕还表示,“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绿色创新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传统砂石行业的边界已经被打开,多种理念、多种技术、多种模式等都在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效益。通过理念、科技、模式等全方位创新,提升砂石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这也将成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一大助力。
来源:中国砂石协会